Thoracic outlet syndrome

  • 20/12/2022

什么是胸廓出口综合症?

胸廓出口综合症(也称为胸廓闸综合症)是指当臂丛、锁骨下动脉或锁骨下静脉在通过颈部至上肢的解剖通道时受到压迫,从而出现一组可变的临床体征和症状的情况。

胸廓出口综合症有多常见?

这一临床实体常被漏诊,其发病率为每 100 000 人中 10 例,然而尸体解剖研究表明多达 90% 的人可能具有可导致此综合症的解剖变异,并且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 4 倍。

胸廓出口综合症涉及哪些解剖区域?

这一通道的狭窄可能是后天或先天的,涉及以下三处具体解剖区域:

斜角间隙:是最靠中的隔室,包含臂丛的上、中、下干及锁骨下动脉。前界为前斜角肌,后界为中、后斜角肌,下界为第一肋。这是神经压迫最常见的部位。
肋锁间隙:中间隔室,是血管压迫最常见的部位,上界为锁骨,前界为胸下肌,后界为第一肋和中斜角肌。
胸小肌后区:最外侧的隔室,前界为胸小肌,上界为肩胛下肌,下界为胸壁前面,在此可见臂丛分支和腋血管束。

可能导致这些隔室异常的解剖因素包括:

  • 斜角肌肥大或其附着点变异。
  • 辅助斜角肌的存在。
  • 软组织肿瘤。
  • 先天纤维带。
  • 异常肌肉带。
  • 颈肋(图 2 和图 3)。
  • C7 横突突出、骨痂或第一肋异常(图 1 和图 2)。
  • 骨性肿瘤。
  • 胸锁关节病变。

C7 横突突出 过程 drjordijimenez

图 1:C7 横突突出

颈肋及 C7 横突突出 drjordijimenez

图 2:颈肋与 C7 横突突出

双侧颈肋 drjordijimenez

图 3:双侧颈肋

胸廓出口综合症如何分类?

根据受累结构的不同,可分为:

1. 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症:

由于臂丛受压,可分为两类:

  • 真正型或经典型,极为罕见,每百万人口约 1 例,又称 Gilliat-Sumner 综合症,表现为拇指短展肌、腕小鱼际肌及指间肌萎缩。
  • 争议型(非神经型),是最常见的一类(占 90–95% ),在 1000 人中约 80 例。

2. 动脉型胸廓出口综合症:

占病例总数的 1%–5%,多见于双臂高举反复活动者。

3. 静脉型胸廓出口综合症:

占病例总数的 2%–3%。

胸廓出口综合症的症状有哪些?

临床表现多样,缺乏特异性,使其诊断具有挑战性。

在神经型中,表现随受压部位不同而异。最常见为臂丛下部受累(C8‑T1 根),表现为尺侧前臂、手部、腋下及肩前区受累。上部受累(C5‑C7 根)可表现为锁骨上区隐痛向面、头部、肩胛骨放射,或桡神经受累表现于第 2、3 指背面。

需与周围神经压迫(如腕管、Fröhse 弧状束综合症)和颈椎根病鉴别。胸廓出口综合症症状通常广泛分布,不呈典型根性改变。静脉型表现为上肢疼痛、水肿、沉重、发绀,运动后加重;动脉型表现为疼痛、麻木、冰冷、苍白,在低温下加剧。

如何诊断胸廓出口综合症?

关键是对颈椎、肩部和上肢进行体格检查,评估头颈肩的位置与患者整体姿态。比较患肢与对侧,可了解温度、颜色、肌肉萎缩或指甲营养状态。触诊锁骨上区可发现压痛、可触肿块等。

存在若干体位试验可帮助怀疑神经血管压迫:

  • Wright 试验:患者坐位,患臂过度外展、外旋,头部向对侧转动,观察桡动脉搏动是否减弱(健康人约 7% 也可能减弱)。
  • Adson 试验:患者坐位,臂外展 30°,头向患侧转动,同时做深吸保持,促使第一肋上升、前斜角肌张力增加,同时触桡动脉,观察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。
  • Roos 试验:被认为是最可靠的诊断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症的试验。患者坐位,双臂外展 90°、肘屈 90°,保持这个姿势开合双手 3 分钟。患病者可出现麻木、沉重或疼痛加剧并屈服于试验。

胸廓出口综合症的辅助诊断有哪些?

  • 普通 X 光:可拍摄颈椎及胸片,初步排除颈肋、横突突出、骨痂或颈椎退变或胸部肿瘤(如 Pancoast 肿瘤)。
  • 肌电图:多情况下可能正常,但可用于排除颈根病、臂丛损伤或周围神经压迫。
  • 超声:对静脉和动脉型有价值,可动态观察血流速度异常、血栓、狭窄,并与症状对应。
  • 动静脉造影(CT 造影):在疑动脉型或静脉型时提供血管影像学帮助。
  • 核磁共振成像:是神经型首选检查,用于评估臂丛受压状态。

如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症?

胸廓出口综合症的治疗通常为保守型。神经型主要采用物理疗法,而手术治疗则保留给血管型或对保守治疗无效者。

矫正诱发因素:

在神经型早期,症状可能是由臂丛下干牵拉所致,这可能因肥胖、不良姿势或劳动因素加剧。

保守治疗的目标包括:

  • 恢复周围关节的正常关节运动学。
  • 矫正肌肉弱点与失衡。
  • 改善神经结构的移动性以避免压迫或张力。

物理治疗:

旨在减压神经血管结构(查看胸廓出口综合症拉伸与强化练习),方式包括:

  • 放松斜角肌。
  • 强化肩部及肩胛带肌群(如斜方肌、肩胛提肌、胸大肌、胸小肌、枕下肌群等)。
  • 进行姿势矫正练习,改善不良体态。

物理治疗常与水疗、按摩或药物治疗(NSAIDs、肌肉松弛剂)联合使用。有时还可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或斜角肌阻滞术。

预约 Dr. Jordi Jiménez 看诊。他将于帕尔马中心接待您,帮助您恢复生活质量。



标签